k8凯发传统美食中国饮食民俗特点梧林又破圈了!首次揭秘!她们和晋江……
发布时间:2024-03-24 20:03:19

  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槟城以及新加坡等地,分布着一个富有特色的族群——峇峇娘惹。这个族群的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峇峇”“娘惹”是马来语“Baba”“Nyonya”的闽南语音译。

  峇峇娘惹的祖先大都来自闽南和潮汕,是早期下南洋的男性华人与马来亚土著女性结合而生的混血后代,被称为土生华人,以与一般的华人“新客”区别。“三代成峇”是闽南地区一句旧俗话,意即中国与马来亚的混种人通过数代的繁衍,历经人事与时间的累积,就已蜕变为“峇峇娘惹”,成为性格耿直的“番仔”。峇峇娘惹在服饰饮食以及语言习俗上,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也颇具南洋风情,其族群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在南洋绽放着别样的光彩。

  千年之前,闽南以及潮汕地区就有弄潮者跨洋过海到南洋谋生,而较大规模移居南洋则始于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南洋诸国乃至波斯湾海岸、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七下西洋,有五次驻节马六甲。马六甲是古代满喇加王国的首都,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k8凯发,郑和在此建立航海大本营——“官仓”,以休整、补给船队。

  郑和的船队庞大,每次出洋大都有2万多人,其中有很多闽南人和潮汕人。船队在马六甲休整时间较长,船员难免与当地土著女性生情播种;而船队每次离开马六甲,也都有部分水手、商人、士兵留下来,在当地结婚生子,这便是峇峇娘惹的起源。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曾有500名士兵留守马六甲,帮助当地政权平定叛乱,维持社会秩序。这些中国船员与当地女子的混血后代,其数量相当可观。马六甲是峇峇娘惹最早的集中居住地,他们在马六甲繁衍生息,后来又逐渐移居到槟城以及新加坡等地。

  郑和下西洋,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后,不少闽南人和潮汕人纷纷到南洋拓荒经商。马六甲作为华人先民的居留地,他们更多选择在那里扎根落户。清代后期,马六甲处在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下。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殖民者在中国招揽大量劳工。而当时中国的南方正处在太平天国的炮火之下,很多人为了躲避战火,越洋到东南亚,接受殖民者的招揽。马六甲地区的华人数量迅速增加,到19世纪末已经将近90万人,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峇峇娘惹文化便形成了。

  如今,不少土生华人已经融入现代生活,但峇峇娘惹的文化色彩永不褪色,它继续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时不时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三月,侨乡晋江又吹来了暖暖的南洋风,第三届南洋文化节暨新加坡梧林娘惹文化季在梧林传统村落举办。在活动中,美女们展示了风情万种的娘惹服饰,小餐馆则让游客品尝到别具风味的娘惹餐。

  峇峇娘惹服饰以娘惹装为典型,卡芭雅(kebaya)则是娘惹装中极有代表性的服饰。这种服饰集多国家多民族元素于一身,它在马来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又缀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其原料多为轻纱,主要色调为中国传统的红色与绿色,也添加了马来文化中的明黄、浅粉以及土耳其绿,色彩非常明艳。其图案以中国传统的花鸟鱼虫龙凤较为常见,也衬以马来人偏爱的树叶和花瓣。穿戴卡芭雅时,使用三枚胸针,扣住衣服的对襟,看上去不仅清新薄凉,还显得高雅华贵。卡芭雅的制作繁复讲究,不仅使用了荷兰、英国的手织蕾丝,还采用了中国的镂空法,在裁剪时又注重显示腰身,娘惹穿上它再搭配峇迪纱笼裙和珠绣鞋,就更加婀娜曼妙了。

  相对于娘惹装,土生男性华人的服装则比较简单。峇峇们在重要场合,穿戴的礼服有西装、中山装,凯发K8一触即发还有晚清马褂瓜皮帽,看上去却也与娘惹的穿戴十分和谐般配。

  如同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娘惹服饰一样,娘惹餐也融合了多元文化,它兼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以及欧洲人的饮食特点。娘惹菜是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融合而成的南洋美食,它的核心要素在于酱料,须由十种以上产自中国、东南亚和印度的香料调配而成,其中有咖喱、辣椒、香兰草、柠檬草,具有甜酸、辛香、微辣的风味。娘惹菜很对闽南人的胃口,其叻沙、椰浆饭、肉骨茶、黑果焖鸡、咖喱鱼头、娘惹杂菜等均脍炙人口,不仅风靡南洋,而且香飘峇峇娘惹的祖籍地闽南和潮汕地区。由于长期受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文化影响,峇峇娘惹就餐习惯用叉匙,但在餐具的选择上则非常中国化,凤凰、蝴蝶、牡丹、葫芦等是峇峇娘惹餐具中常见的图案。而长桌宴(Tok Panjang)是峇峇娘惹在重大节庆时举办的宴席,它融合了华人、马来人与西欧人的餐饮文化k8凯发。甚至连宴席的名称也是中马合一,“Tok”是闽南方言音译,意为“桌子”;“Panjang”则是马来语,意为“长”。

  峇峇娘惹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它融合了闽南语、马来语和部分泰语。《华马文化论丛》一书中对其书面语有这样的评论:“说是马来文,其实是峇峇马来语,也叫巴刹(菜市场)马来语。语法结构没条理,用词中参杂许多英语和汉语方言,尤其是闽南话,这是峇峇马来语的特色。”而峇峇娘惹的口语特点则是语调柔顺、凯发K8一触即发轻松活泼,小娘惹讲话更是轻声细语,婉转绵软。

  节庆和婚礼最能体现峇峇娘惹的习俗。早期华裔与马来人通婚,并没有宗教上的限制。而现代华裔与马来人结婚,则必须先皈依伊斯兰教,之后可再回归原来的佛教或道教信仰。峇峇娘惹虽也随风入俗,但却沿袭了中国的传统,保留了华人的习俗与礼节。峇峇娘惹家庭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过春节,贴春联,年幼一辈得向长辈跪地磕头、敬茶祝安。正月初九,也与闽南地区一样敬拜天公。逢冬至、清明、中元及祖先忌日,则须摆三牲及饭菜等上供,祭拜祖先。在婚俗上,峇峇娘惹也讲究门当户对,一些有权势的华人甲必丹或殷商家族之间往往互结姻亲。结婚时,贴上大红“囍”字,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新娘则身着裙褂、霞披,并佩戴众多点缀的饰物。新娘还用闽南传统乌巾遮罩头面,祈求“乌乌生嗒哺(生男孩)”。二战前,峇峇娘惹依然沿用三跪九叩的中华古婚礼,迎亲用花轿,锣鼓喧天,热热闹闹。

  峇峇娘惹文化作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典范,是华侨华裔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共同的文化财富。当今,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峇峇娘惹族群陆续搬离聚居区,峇峇娘惹文化日益边缘化,它的延续显得十分艰难。中马新三国政府当局与民间有识之士十分重视保护这一共同的文化财富,想方设法对之加以宣传、保护。相信诸如梧林娘惹文化季的活动,能够有益于这一古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愿峇峇娘惹这颗文化明珠异彩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