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4月3日电(王采怡)扫墓、踏青、插柳、挂纸、斗鸡、饭牛……清明时节,山东各地纷纷上演各具特色的清明习俗。这些习俗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山东清明节的独特文化景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看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扫墓祭祖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山东亦是如此。人们会提前准备好鲜花、纸钱等祭品,凯时k8官网下载前往祖先的墓地,献上自己的敬意和思念。“坟前有一物,子孙后代富。”除扫墓外,人们还会在祖先的墓前种植松柏等树木k8凯发,以松柏“常青”之意守护祖先的灵魂,保证家族的兴旺和后代的福祉。
济宁等地有插柳于门的习俗,人们相信这样可以纪念神农氏,寓意长寿。此外,柳枝作为古老的吉祥物还有辟邪、驱鬼的作用。清代乾隆年间《曲阜县志》有载清明“插柳于门外,辟不祥”。
除了扫墓祭祖,山东各地学校还会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师生前往烈士陵园,缅怀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学生们会在烈士墓前献上花篮,默哀致敬,表达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泰山脚下的桃花、杏花等花卉竞相绽放,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人们或漫步山间小道,或骑行赏花,享受春天的美好。此时,泰安地区的庙会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人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祈求平安与丰收。泰山之巅,道士们举行庄重的,超度亡魂,为世人祈福,传承着古老的泰山文化。
在山东的其他地区,清明时节在户外除了赏花看景,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在烟台市牟平区,有一种独特的“挂纸”习俗,人们会在树枝上挂上五颜六色的纸条,寓意着对先人的思念和祝福;在海滨城市青岛,人们纷纷来到户外放风筝、荡秋千,祈求好运;鲁北地区保留着斗鸡子的习俗;而在齐山、博山等地,则有清明节让牛饱餐一顿小米干饭的习俗,称为“饭牛”。
淄博k8凯发、青岛等地有吃“清明蛋”的传统。人们将鸡蛋煮熟后,用各种颜料绘制出精美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在莱阳,家家户户还会制作形态各异的面燕,迎接春天的到来。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冷煎饼卷苦菜是泰安地区独特的清明食俗。冷煎饼代表着坚韧,苦菜则寓意着生活的艰辛。人们在清明节食用这种食物,也时刻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清明节传统美食当属青团。青团发源于南方,以其软糯清甜的口感俘获了山东人的胃。这种食品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艾草汁制成绿色外皮,内馅则是豆沙、芝麻等甜味馅料。人们品尝着口感独特的青团,也感受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东清明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创新。一些地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清明节主题展览、传统手工艺展示等,让人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文明祭祀、绿色低碳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植树、种花等环保方式代替焚烧纸钱来纪念先人,既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之情,又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完)